[1]宋才发. 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、丰富内涵与世界意义—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[J]. 党政研究,2022,177(6):4-14.
[2]黄泽文. 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与发展路径[J]. 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,47(3):162-168.
[3]贾启君. 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逻辑[J]. 中国大学教学,2021(5):50-53.
[4]陆道坤.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——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[J]. 思想理论教育,2018,468(3):64-69.
[5]李秀美,宋旭峰,牛继强,等. 高校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[J]. 高教学刊,2023,9(2):174-177.
[6]颜梅春. 人文地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探索[J]. 大学教育,2020,121(7):98-101.
[7]彭俊芳,李春莹,袁书琪. 地理课程思政任务要求与存在问题分析——兼论对高师地理专业思政建设的要求[J].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(基础教育版),2022,23(1):69-74.
[8]罗建美,罗建英. 新工科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创新性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[J]. 大学,2021(41):131-133.
[9]马国强.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[J]. 高等理科教育,2023(3):63-70.
[10]孙小涛,彭洪斌,乔娜.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——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[J].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,2023,33(4):138-145.
[11]牛艳华,罗丽丽,张大磊.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“人文地理学”课程的理论探索[J]. 黑龙江教育(高教研究与评估),2021(6):80-82.
[12]曹世臻,龙良初.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探析[J]. 科教文汇,2019(34):67-69.
[13]刘艳,李瑞,温明超,等. 基于典型案例的《人文地理学》与课程思政融合实践[J]. 地理教学,2021(13):14-17.
[14]周立旻,郑祥民,陈圆圆. 探索基于认证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设计——以地理学类业为例[J]. 中国大学教学,2021(4):28-33.
[15]张大良. 课程思政: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[J]. 中国高教研究,2021(1):5-9.
[16]孔翔,林铭亮.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“人文地理学”课程思政建设探索[J]. 地理教育,2021(12):55-59.
[17]刘丙章,万荣辉. 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——以经济地理学为例[J]. 林区教学,2020(11):12-14.
[18]陆大道.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[J]. 地理科学,2017,37(5):614-650.
[19]陈明星,梁龙武,王振波,等. 新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关系的地理学思考[J]. 地理学报,2019,74(12):2467-2481.
[20]中共中央办公厅.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[J]. 国家图书馆学刊,2022,31(4):84.
[21]古荭欢,孙斌栋.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——从芝加哥、洛杉矶到上海[J]. 地理科学,2023,43(2):185-196.
[22]尹智,费鲜芸,王继刚,等. 《人文地理学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[J]. 北京测绘,2020,34(11):1661-1666.
[23]李琳娜,吴殿延,朱华晟. 地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实践——以“区域分析与规划”课程为例[J]. 地理教学,2023(4):37-41.
[24]中共浙江省委. 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——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“两山”重要思想[J]. 求是,2015(17):10-12.
[25]王双.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“两山思想”的研习路径探索——基于在浙江安吉的实践教学经验[J]. 新西部,2020(3):63-64.
[26]邱希阳. 基于“两山理论”的竹旅游基础体系构建——以安吉县为例[J]. 竹子学报,2023,42(1):50-55.
[27]梁可斌. 当代大学思政教育路径探究[J]. 智库时代,2020(10):288-289.
[28]陈纪选.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[J]. 智库时代,2019,1(33):80-81.